在明知道這晚要趕飛機還執意要去佛羅倫斯魯莽的人,原本想著看到大衛一眼就滿足了,怎料在出發之前看了Medici--The magnificent這套劇,第一季還好第二季真的很棒!尤其是Bradley飾演的弟弟Giuliano及以上這對。
劇評及更多的帥哥請移步至:意大利之旅前的溫習劇目,主佛羅倫斯及Medici麥地奇家族
就下了要聖地巡遊的決心,但只有一天時間胃口雖大也要幾經取捨只去三個點就要離開。
由羅馬前往佛羅倫斯坐火車要兩小時,這次我們時先買了ITALO的票乘他們七時的班車,即是五時半就要起床天還未亮呢(眼神死)。
Italo的車較普通版的Trenitalia新(Trenitalia也有快車其設計及速度不輸Italo,就是較貴),已劃位坐椅睡得舒適。
第一站: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 Accademia
由於沒事先購票,我們在現場小排了十五分鐘,看著所有團體旅客輕鬆地進場,時間緊迫還在排隊真的想打死自己。所以博物館美術館緊記要先網上購票啊!
跟烏菲茲美術館都是佛羅倫斯的必逛,有說看美女(波提且利的<<春>>)去烏菲茲美術館丶看俊男(米開羅基朗的<<大衛>>)去學院美術館。
跟著淑蘭想當然爾是去看帥哥,而且烏菲茲如同參觀梵諦岡博物館一樣,非用一天不可。學院美術館成立的原意是為了紀念米開羅基朗誕生400年專門收藏他的畫作及雕塑,毋庸置疑的首選。
學院博物館除了雕像外還藏有中世紀的教堂畫及門扉裝飾。
但最有名的莫過於大衛。(仰望神祇的眼神)擺放的位置剛好在窗戶的下方,讓自然光灑在他平滑而凹凸有致的身軀不要想歪散發著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光。
這不是區區一尊雕像,他是神。
不同於大家觀念上那個對抗巨人歌利亞的小男生,米開羅基朗給了他一個希臘式的健壯軀體,精雕細琢比例完美的肌肉(有鯊魚線!)創作者重視及顯現男性肉體美為文藝復興帶來一鼓新浪潮。他一頭捲曲秀髮,俊美的臉龐,緊繃著左手持機弦的二頭肌促勢待發,神色堅定望著比他龐大幾倍的敵人。
現場的人潮,要從人群的頭頂遠望他。
這張拍得很公式書
我們順著人潮繞著大衛走了一圈。
這個大衛放在現今的世代絕對是個俊美無雙的超模。
跟聖殤一樣,大衛像也曾被瘋子襲擊(為何總是米開羅基朗?),1991年雕像的左腳趾被錘子損壞,幸好之後沒有用玻璃隔開大衛像,遊客仍然可以近距離的崇拜觀賞他。
從後可以看到他結實的股外側肌丶小腿肌,肋骨的線條(健身教練上身)。
大衛的屁屁股肌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風景吧,我也是第一次發現他背脊有條帶子的物體。
言語無法說明他的美,米開羅基朗26歲時接下這份工作,用了共兩年時間完成,是他早年的成名作之一。
看看他的手筋,這些細節位也沒有遺漏。淑蘭是手筋腔高橋一生,完全是大大加分大衛可是淑蘭中學時期的理想型。
跟當年憧憬對象合照真的怪不好意思。
完全被迷得七葷八素的狀態下離開學院美術館,中途路過聖母百花大教堂Duome從1296年開始興建持續了172年才建成,有看Medici的劇迷會知道這是用了四代時間斷斷續續好不容易落成的教堂,而Giuliano亦是在此遇弒身亡。
由於是最熱門的景點,而且上鐘樓的競爭太過激烈(據聞要早最少三個月預約網上一片嗚呼哀哉)淑蘭唯有忍痛放棄,狠心地過門而不入。
外頭以白色丶粉紅色和綠色的大理石的幾何圖案裝飾甚有特色。看網上有進去教堂內部的Blogger稱裏面反而很素,那我就安心了(?)。
等我啊,Giuliano~我終有一天會來看你臨終之處的!(變態)
這位是百花大教堂的圓頂設計師布魯內列斯基,他在圓頂興建期間過世,當年圓頂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布魯內列斯基成功不用鷹架鞏固並參考萬神殿巨大天頂建成,雕像姿態遠眺圓頂紀念他一生的貢獻。
淑蘭在此下了毒誓,下次來佛羅倫斯必留兩天方休。我要逛盡所有麥地奇家族的宮殿教堂,必定!
第二站:麥地奇家族禮拜堂Cappelle Medicee
這也是掙扎良久,在禮拜堂跟洗禮堂Battistero San Giovanni之間痛苦地苦地選擇了前者,原因是想看Giuliano的墓(任性)
又秀出顏值擔當Giuliano de Medici(Bradley James飾)家主Lorenzo de Medici的弟弟,25歲時在百花大教堂被Pazzi用刀刺死。據臨行前的資料他是葬於禮拜堂這邊的。
我的選擇是沒錯的,比起百花大教堂前人山人海的洗禮堂,禮拜堂不用排隊長驅直入。
先參觀美輪美奐的君主禮拜堂,在17世紀興建,極盡奢華後代富可敵國完全忘了先代要低調節約的家訓。
不但雕刻了托斯卡尼地區的十六座城市的象徵,亦是托斯卡尼統治者的長眠之地。
用了不同顏色的大理石及寶石建成,這個像薄餅的正是麥地奇的家徽。
可惜又是維修的時間,很多地方被封起了。
淑蘭努力在找資料。
華麗的聖壇。
繡有家徽的飾毯。
目標找到,但比較有名的這對兄弟原來只是曾經埋葬於此,於1599年被移位。
可容納四具屍首的墓穴只埋著另一對同名兄弟(正確是Lorenzo the Magnicant之孫),此乃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Duke of Urbino之墓。
上方是沉思的羅倫佐二世,下方是女性雕像<<曙光>>及男性雕像<<黃昏>>。
此乃羅倫佐其弟朱利亞諾的墓,男性雕像<<白晝>>及女性雕像<<黑夜>>。
雖然有點小失望,但看到米開羅基朗晚年的傑作還是令人雀躍,比起大衛像,這兩對雕像的側身的動作及肌肉難度更高,尤以人物的臉部表情看出大師多年來的進步與成熟。
再次重申這不是Lorenzo de Medici及Giuliano de Medici的墓。(他們都是重用祖先名,所以有一打羅倫佐、朱利亞諾、科西莫等等等等)
據稱比較有名的羅倫佐兩兄弟現葬在某個沒有標示名字,某個米開羅基朗的女性雕像之下。(為什麼要這樣神秘呢?)
由於淑蘭非常歇而不捨地看遍了所有有具名的墓碑都沒有Giuliano,說不定就在這個之下。
還有很多手巧精緻的工兿品,證明這個佛羅倫斯的潛主當年的雄厚財力。
下篇有彼提宮
TBC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