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拍歪了)當初就是為了這幅Mutual Attraction的真跡而決定來內卡美術館,理由如畫的題目一樣浪漫
據說是兩幅獨立的作品,但合在一起有異樣的曖昧情愫,而成為內卡的招牌之一(好吧,我也是被吸引至此的庸人)
淑蘭買了本峇里的旅行書(峇里島day by day)書內詳細地介紹內卡美術館的各個館(對,一共有9個館),最深刻的就是譯作”一見鍾情”的這幅作品
正常前往內卡的交通最便捷就是taxi,可烏布皇宮附近的taxi叫價驚人,美術館距離15分鐘車程竟索價50萬!!!
(好像是來回的價,但之後我們到內卡附近的mozaic吃晚餐,所以不需要)
我們從庫塔上來烏布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都只不過40萬,也太獅子開大口了吧
還對我們心中屬意的20萬嗤之以鼻,說甚麼沒有司機開價會低於50萬,可怒也
一氣之下,淑蘭決定以這身裝束徒.步.上.內.卡(google大神說要40分鐘腳程,不算遠啊~)
由於鮮少在烏布叫車,每天都從酒店40分鐘到皇宮附近用晚餐,就對烏布的路很有心得,不知道是否本地居民都以騎車代步,烏布的行人路用陷阱處處來形容都不為過,平白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在路中心出現已是萬幸(至少你馬上能留意到),更高level的是表面穩固的磚塊,一踩上去就搖晃不定或更甚是踏空,步步為營十級小心,跌倒事小扭傷(或卡在洞口)事大
晚上防不勝防(我知道你們都會騎車,我們不會嘛11號是最方便的)
看,陽光多普照~天有多藍~(汗就有多濕)
不斷不斷上斜路,人流比烏布皇宮那邊少,有數間resort及著名的Mozaic坐落在那邊,感覺清靜
有像走行山徑,除了很熱及流汗,不過如果叫淑蘭從50萬舒舒服服的車費及辛苦行上山再選擇的話,大抵還是選行山吧
烏布是眾多藝術家的聚居地,不止是印尼藝術家還有外國藝術家,文藝氣息濃厚,說不定烏布的一片青蔥林園是這班藝術家靈感之源
內卡美術館在1982年由當地一名教師(就是名neka,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木雕塑家)所成立,整理他父親蒐集的藝術品,之後規模越來越大,展出了許多對峇里重要的藝術家及其作品
跟其他美術館不同的地方,這裡是通風丶沒有冷氣丶沒有玻璃阻隔及可以拍照,讓遊客可以鉅細無遺地近距離欣賞藝術品
這些是17世紀的布偶畫,超珍貴超級古董,也是這樣保存的
烏布算是比較乾爽的地方,我比較擔心當地的溫度令顏料掉色變質
很佩服上世紀的藝術家,一筆一劃的細緻,幻想與寫實跟自然融合
彩色的太夢幻了吧
這張有現代的簡約及酷勁
然後就是我喜歡的藝術家---Abdul Aziz,他筆下的少女真的好可愛
(credit:lapidarius)他筆下的人像都很立體,雙眼炯炯有神,帶有個人風格的蘿莉們
(credit:slideshare/michaelasanda)他也很擅長畫框內有框,人物彷彿從框框裏伸展出來似的,3D感更深
葉德嫻
跟上面Abdul Aziz的女生很相似,但應該是出自另一位畫家之手(從裝束來看是某個節日穿著民族服的女生)
這個染暈的效果很棒
雖然很熱(再次重申沒冷氣),但實在令人眼前一亮,烏布不愧是藝術之鄉,用色很大膽也有不同風格的藝術家人才輩出
對藝術再沒興趣的人在這裏也會找到喜歡的作品,
接下篇是Mozaic的晚餐
tbc